新闻中心
News Center档案的分类形式主要有五种,有形成时间、形成领域、所有权性质、载体形态和记录表述方式。按照不同的形式标准,可以将档案分为不同的类型。如按载体形态分类,可以分为纸质档案和非纸质档案。前者是形成档案的主要载体。后者又称特种载体档案。我国古代有甲骨档案、金石档案、简牍档案、缣帛档案等,国外早期有纸草、泥板、羊皮纸档案等。近现当代有胶片、磁盘、光盘等感光、磁性新型载体档案,还有印石、锦旗、铜牌、奖杯等各种实物形态档案。按记录表述方式又可以将档案分为文字、图表、声音、图像等档案。
随着数码声像技术的广泛应用,视频文件也越来越多,这些文件在档案部门归档以后就形成众多的视频档案资源。视频档案资源在社会信息记录方面有非常好的优势,但是与文本型的档案相比,在信息呈现形式、管理和利用方面,也都有一些特殊要求。在数据时代,该如何有效管理和利用这些视频资源,也是档案管理部门面临的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,将视频档案数字化是目前最适合的选择。
视频档案的数字化要经过采样、量化、压缩和编码等过程,涉及到色彩空间、采样频率、采样精度、压缩标准等概念。视频档案数字化系统由放像设备、视频采集设备、视频编辑系统(软件)和视频存储设备组成。数字化处理步骤通常包括原像带处理、设备准备和连接、视频采集、视频编辑和格式转换、光盘刻录、后期工作等。
然而,以往大多都是对纸质档案进行数字化扫描处理,视频档案的扫描处理可能不够成熟,仍存在一些问题。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内容描述过于简略,描述粒度较粗,有些内容没能有效揭示,描述要素太少,用户无法判断内容是否符合需求;文件通常以分散的方式存在导致关联设计较少,数据孤立;文件之间的兼容性较差等。
如何解决档案资源数据化过程中的这些问题呢?
首先,在数据化处理要求方面,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,将用户归类,明确用户需求;能有效兼容已有的描述成果;视频档案资源来源复杂、种类繁多,需根据实际需求扩展;考虑到档案从业人员人数较多,层次不一,数据化处理方式需易于操作。
其次,在数据化处理方案方面,也要遵循适合视频档案描述、便于计算机自动处理、与其它信息资源相融合等基本规则。在视频描述的基础上,对视频文件进行细致的分解,便可对其进行精准化的利用。
最后,我国大力倡导进行档案数字化工作,政府通过财政资金支持、项目资助等方式,为视频档案数字化提供资金保障。例如,一些档案数字化项目被纳入国家档案局的科技项目立项范围,获得专项资金支持。这些资金支持有助于解决档案数字化过程中的资金瓶颈问题,推动视频档案数字化工作的顺利开展。
总之,视频档案数字化是档案管理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任务,同样具有不可估量的文化价值、社会利用价值。我们不仅要重视纸质档案的数字化,更要重视视频档案数字化,进一步促进我国档案事业信息化、现代化建设。